今年以來,隨著原材料市場價格高企,如何為各生產單位及時輸送物美價廉的原輔料,成了集團公司供應部全員心心念念的頭等大事。按照“勤調研,多協作,走出去”工作方針,他們克服疫情多點散發帶來的出行不便問題,認真把好實地調研關口,緊抓行情“低儲高減”,想盡千方百計為降低原材料成本尋找方法途徑,有力保障了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開展。
年初,供應部負責人得到可靠消息,丹江口市某企業由于執行“煤改氣”政策,大量老式白灰窯做拆除處理,其中有很多廢高鋁磚亟待消化利用,隨即安排專人赴鄂協調對接。專管員樊會鋒多次現場考察并取回樣品后,經化驗各項指標完全滿足分廠生產需要,一部分可挑揀后發往旭峰公司修爐使用,一部分可粉碎后供總部園區焊劑分廠生產使用,是材料降本的理想途徑。供應部隨后與該企業展開洽談,最終將到岸價格鎖定在270元/噸,節約采購支出將近30%。
為了避免采購渠道單一化帶來的風險,3月下旬,供應部負責人親自帶隊,先后赴湖南宜章、廣東連州硅灰石準供戶生產基地進行考察。當時,宜章臨縣韶關市突發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,該地區疫情防控措施迅速升級,考察組成員一面積極應對疫情,一面抓緊時間認真開展現場調研。最終確定的合同執行價格較新余市場價降低了170元/噸,不但擴充了供貨渠道,還為公司節約了采購資金。
4月上旬,由于疫情防控措施收緊和市場供給緊張,生稻殼供應壓力與成本價格驟升。供應部專管員李旭實地調研時了解到,信陽地區有30萬噸陳化糧需要市場短期內消化,很多供戶面臨爆倉風險,生稻殼價格勢必會有所下調。隨后,他迅速趕往該地區,一連20多天沉在市場一線協調供戶、搶抓貨源,最終將合同價格談低至700元/噸,僅一單合同就節約采購支出56萬余元人民幣。當合同最終簽訂準備發貨時,李旭卻被賦了黃碼,不得不原地執行轉碼措施。
在供應部,這樣精打細算的例子還有很多,談行情、挖信息、找貨源、比價格已經是“家常便飯”,人人都為“節支降耗控本增效”行動積極付諸實踐,履行著“保供人”的職責與使命。